这是描述信息
搜索

学院新闻

新闻分类
这是描述信息

寒假“返家乡” | 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十九)

2025-02-27 20:25:14

概要:

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

公益慈善管理学院

 

 

 

史韶玮

 

 

这个寒假,我有幸在西郊社区进行了为期五天的公益慈善事业管理专业实习。短短五天,我从课堂走向实践,从理论走向现实,对公益慈善事业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收获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初到社区,我便被浓厚的公益氛围所感染。社区工作人员热情接待了我,并详细介绍了社区的基本情况、重点服务对象以及开展的各类公益项目。我了解到,社区公益并非遥不可及,而是融入在日常生活的点滴之中,例如为清理卫生死角、去孤寡老人家打扫卫生、组织社区文化活动、开展环保宣传等。这些看似平凡的小事,却蕴含着巨大的社会价值,让我深刻体会到公益慈善事业的温度和力量。

在实习期间,我积极参与了社区的各项工作,将课堂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我协助社区工作人员进行社区孤寡老人信息登记、社区志愿者招募与管理。在实践过程中,我不仅锻炼了沟通协调能力、组织策划能力,也更加熟悉了公益项目的运作流程。例如,在去孤寡老人家慰问时。我为张爷爷测了血压。我还帮忙打扫卫生,包括擦拭家具、清扫地面、整理房间等。陪他聊天,听他们讲述过去的故事。

五天的实习虽然短暂,但让我对公益慈善事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我认识到,公益慈善事业不仅仅是捐款捐物,更重要的是关注人的需求,传递爱与希望。公益慈善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生,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更要有一颗关爱他人、服务社会的心。在实习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例如居民对于社区公益活动的参与度不够高,志愿者的不够专业等。这些问题让我意识到,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任重道远,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和创新。

这次社区实习经历,让我更加坚定了投身公益慈善事业的信念。我将继续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不断提升自身能力,为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在接下来的大学生活中,我将加强学习,提升专业素养。不断学习公益慈善领域的最新理论和实践经验,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管理能力。积极参与,践行公益理念。积极参与各类公益活动,将公益理念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影响和带动身边的人。公益之路,道阻且长,行则将至。我将以实际行动践行公益梦想,为建设更加美好的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乔凯毅

 

 

在南京市曹村村进行乡村发展类型的视频拍摄,是一次意义非凡的探索之旅。这次拍摄让我深入乡村的各个角落,亲身感受乡村发展的蓬勃脉动,也让我对乡村的未来充满了期待。

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是曹村村乡村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动力。乡村旅游的兴起为曹村村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曹村村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这些资源被充分挖掘和利用,打造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旅游线路。在拍摄中,我看到了古朴的村落、清澈的小溪、绿意盎然的田园,还有保存完好的传统建筑和民俗文化。村民们积极参与乡村建设,从基础设施的完善到环境的整治,从产业的发展到文化的传承,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村民们的智慧和汗水。

他们告诉我,乡村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引导,更离不开村民的共同努力。曹村村通过成立合作社、开展技能培训、引进专业技术人才等方式,不断提升村民的素质和能力,激发了村民的内生动力。乡村发展不仅仅是经济的增长,更是乡村环境的改善、文化的传承和村民生活质量的提升。

曹村村的乡村发展是一场生动的实践,是一次成功的探索。在这里,我看到了乡村发展的希望和未来,也更加坚定了我对乡村振兴的信心。希望通过我们的视频,能够让更多人了解曹村村的乡村发展故事,关注乡村发展,共同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罗曼萌

 

在海兴社区杭州路公租房参与环境卫生整治与垃圾分类志愿活动,是一次充实而有意义的经历。通过这次活动,我不仅为社区的环境改善贡献了一份力量,更在实践中收获了成长与感悟。

活动开始前,社区工作人员为我们进行了详细的培训,介绍了垃圾分类的知识和社区环境整治的重点区域。随后,我们迅速投入到工作中。公租房小区由于居住人员密集,环境问题相对复杂。我们手持清洁工具,沿着小区的道路、楼道、绿化带等区域仔细清理垃圾。塑料瓶、烟头、废纸屑……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垃圾,却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社区的整洁与美观。我们一边清理,一边向居民宣传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引导大家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

在垃圾分类环节,我们设置了多个分类指导点,耐心地向居民讲解如何区分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起初,很多居民对垃圾分类的概念还比较模糊,但在我们的示范和讲解下,大家逐渐掌握了分类技巧。还有两位高中生自告奋勇想尝试一下垃圾分类。

这次活动让我深刻体会到,社区环境的改善需要每一个人的参与。虽然我们只是清理了一片区域的垃圾,但这些小小的行动汇聚起来,就能形成强大的力量。同时,我也意识到,垃圾分类不仅仅是一种环保行为,更是一种文明素养的体现。通过我们的努力,能让更多人了解垃圾分类的意义,从而带动整个社区形成良好的环保氛围。

在与社区居民的互动中,我感受到了他们的热情与支持。许多居民看到我们在清扫,也会主动加入进来,一起清理楼道、擦拭公共设施。这种邻里之间的互助与合作,让我感受到了社区的温暖与凝聚力。社区不仅仅是一个居住的地方,更是一个大家庭,每个人都应该为这个家的整洁与和谐出一份力。

通过这次志愿活动,我不仅收获了知识和技能,更收获了成长与感动。我明白了志愿服务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完成一项任务,更在于通过我们的行动去影响和带动更多人。未来,我将继续参与类似的志愿活动,用实际行动为社区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加入到志愿服务的行列中来,共同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

 

 

 

 

 

 

孙素雅

 

寒假期间,我参与了家乡的迎春花市志愿服务,短短三天的实践,却给我带来了深刻的体验和感悟。

一开始,我以为志愿服务只是简单的帮忙和付出,但当我真正融入其中,才发现每一个细节都考验着我的责任心和耐心。花市巡逻时,我要时刻保持警惕,确保市民和游客的安全;协助搬运年桔鲜花时,我要细心周到,尽量满足每个人的需求。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却让我体会到了服务他人的喜悦和价值。

在这个过程中,我也深刻感受到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在本次活动中,我也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志愿者朋友。我们一起工作、一起休息,共同面对挑战。大家互相鼓励、互相帮助,形成了一种难以言喻的团队精神。这种团队精神不仅让我们更加高效地完成任务,还让我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这次实践还让我更加关注生活的细节。在花市中,我看到了各种各样的花卉,它们的色彩、形状和香气都让我感到惊叹。我意识到,生活中有许多美好的事物等待我们去发现和欣赏。同时,我也看到了市民们选购花卉时的喜悦和期待,这让我更加珍惜和感恩生活中的每一个瞬间。

回顾这次实践经历,我收获颇丰。我不仅提升了自己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更加懂得了珍惜和感恩。这些宝贵的经历和感悟将一直伴随着我,成为我人生道路上的宝贵财富。

 

 

 

 

 

 

令狐雨

 

 

寒假期间,我参与了家乡车站的返家乡实践志愿活动。真切地感受到社会的温度与责任的重量。

在行李搬运协助岗位上,我深刻体会到细节中的关怀。车站里,人来人往,旅客们行色匆匆,其中不乏拖着沉重行李的人。我和其他志愿者在固定服务点时刻留意,一旦发现有需要的旅客,便立刻上前帮忙。记得有一位带着许多行李的老奶奶,她要转乘列车,显得十分吃力。我赶忙跑过去,帮她拎起行李,一路护送到候车区。她那满是感激的笑容和声声道谢,让我心里暖烘烘的,也让我明白,一个小小的举动,或许就能给他人带来极大的便利。

路线指引服务工作考验着我的沟通能力和对车站的熟悉程度。我和伙伴们在车站大厅、候车区域来回穿梭,为旅客解答各种疑问。从候车区域的位置,到检票口、出站口的方向,再到周边交通、住宿、餐饮等信息,我们都尽力提供准确且详细的回答。面对那些归心似箭却又有些迷茫的面孔,我耐心地为他们指引方向,看到他们不再焦虑,顺利踏上行程,我由衷地感到满足。

在购票引导协助岗位时,我遇到了不少对购票流程感到困惑的旅客。在售票窗口和自助售票机旁,我帮助他们查询车次、票价,完成购票操作。有一位大叔,因为不熟悉电子设备,一直无法成功购票,显得十分着急。我一步步引导他,从选择日期、车次,到支付环节,最终帮他买到了车票。那一刻,大叔紧皱的眉头舒展开来,我的内心也充满了成就感。

这次返家乡实践志愿活动,不仅让我学会了如何与不同的人交流合作,更让我懂得了奉献的意义。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我收获了温暖和信任,也看到了自己的成长。我不再是那个只活在理论知识里的大学生,而是真正走进了社会,为家乡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未来,我希望能参与更多这样的活动,将这份温暖传递下去,让更多的人感受到来自家乡的关怀。

 

来源:微信公众号公管青团

Copyright © 2019 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苏ICP备14022341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南京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石湫街道励学路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