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视界

阿拉善生态基金会
2025-06-30 21:47:54
概要:
一、基金会介绍
植树造林、防风固沙、改善生态环境,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造福子孙后代的伟大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努力。阿拉善盟是中国四大沙尘暴发源地之一,是对中国北方地区,特别是对北京首都沙尘暴袭击最为频繁的地区。阿拉善地区生态环境的治理需要长期、稳定的支持机制。为此,设立“阿拉善生态基金会”,通过“基金会”运作,形成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的长效支持机制,为改善阿拉善沙漠地区生态环境做出更大贡献。
基金会的宗旨:为改善和保护西部生态环境,动员发挥社会力量,尽社会责任,以奉献实现自然和谐,联手军民共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美好家园。
基金会的原始基金数额为1000万元(人民币,下同),来源于深圳证券交易所400万元、深圳证券交易所工会100万元、中国证券结算公司深圳分公司200万元、深圳证券通信有限公司100万元、深圳证券信息有限公司100万元、深圳证券交易所行政服务有限公司50万元、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50万元。
基金会的登记管理机关是内蒙古自治区民间组织管理局,业务主管单位是深圳证券交易所。
基金会公益活动的业务范围如下:
巩固同阿拉善军分区军民共建的一万五千亩的成果,达到国际二氧化碳认购指标标准,逐步扩大和发展。
动员社会力量响应中央提出的“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更加注重生态环境保护,着力建设美好家园和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号召,为治理改善阿拉善生态环境出资出力;
通过多种形式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发展阿拉善生态资金;
在政府规划和指导下投资阿拉善生态改善建设;
在国家有关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基金资金增值的投资。
二、组织架构
三、会标介绍
阿拉善生态基金会标志由圆环,胡杨叶及中英文文字组成。整个图案采用绿色,造型简洁,明确,寓意环保和走向世界。
标志采用正圆形,意为保护,同时圆形也代表地球。中间的胡杨叶采用毛笔笔触 ,造型流畅、简洁,同时又像一棵树,中间的树干和树杈好似血脉,寓意人类的生存与生态环境息息相关,人与自然需要和谐美好的生存关系。 绿色是植物的颜色,在中国文化中有生命的含义,同时绿色也是生态环保的象征。标志采用绿色,提醒人们要保护环境,通过改善人与环境的关系,创造自然界新的和谐。
阿拉善系蒙语,意为五色斑斓的地方。金色的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乌兰布和沙漠,横贯全境。
胡杨,也称胡桐,蒙古语称“陶来”。它是第三纪地质变动时幸存下来的古老树种。被誉为“活着的化石树”。胡杨的生命力极其顽强,其根系非常发达,密织如网,胡杨是耐干旱、抗盐碱、锁风沙的“勇士”。“活着一千年不死,死后一千年不倒,倒下一千年不朽。”人们礼赞胡杨,更在于它从壮丽中透出的妩媚,在华贵里彰显的庄严,在于胡杨多表现出的无与伦比的抗争意志、生存品格和奉献精神。这就是胡杨的魅力所在!
四、公益项目
青年世纪林:
世纪之初,国家启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内蒙古军区响应国家号召,提出并实施“百千万生态治理工程建设”,阿拉善军分区在通古勒格淖尔腾格里沙漠边缘植树造林,实施生态锁边工程。为加强员工队伍建设,坚定员工建设资本市场的信心,2002年底,深圳证券交易所决定和内蒙古阿拉善军分区签订协议,以“治理沙漠,绿化家园”为目的,共同植树造林,开展阿拉善“青年世纪林”基地建设和国情教育活动。从2003年开始,深圳证券交易所每年春季4月份派出80名左右员工,来到阿拉善与戍边官兵一道植树造林,拉开了军企携手植绿荒漠的序幕。绿化面积按照每年完成植树2000亩的进度逐年拓展,“青年世纪林”生态基地初具规模。
上市公司生态林:
阿拉善生态基金会第二绿化基地始建于2012年9月,位于通古淖尔方向17公里路北,该基地共计完成生态建设12000亩,主要栽种梭梭、花棒、沙枣等适合沙地生长的本土树种。第二绿化基地命名为“中国上市公司生态林”,是阿拉善生态基金会冠名捐赠单位或群体的社会责任林基地。 “中国上市公司生态林”由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及各省、市、自治区上市公司协会与阿拉善生态基金会共建,旨在为上市公司搭建履行社会责任的平台,促进西部区的生态文明建设发展。
阿拉善生态基金会第三生态绿化基地位于额济纳黑城,该基地植树造林建设面积约5000亩,围封保护12000亩。为保护黑城遗址,阿拉善盟原政协主席苏和2004年退休后,携夫人到阿拉善盟额济纳旗大漠黑城近十年,栽种梭梭十余万株,很好地改善了黑城周围沙化状况,这不仅保护了黑城遗址,而且影响、带领了周边群众转产致富,以实际行动在阿拉善这片荒漠戈壁上树起了一面保护生态、建设家乡的旗帜。
种苗基地:
经内蒙古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员会批准建设,阿拉善生态基金会种苗基地于2012年9月8日奠基,于2013年4月正式开工。种苗基地占地1000亩,现建有种苗基地管理用房、管道节水灌溉工程、主路和水井及输电线路等配套工程。在蒙草抗旱绿化公司的大力支持和援助下,建设了2000平米的苗木大棚,开始为阿拉善生态基金会各植树基地提供优质梭梭、沙枣、花棒、柠条等沙生种苗。2019年改良土壤近8亩,补植枣树70株,完成10亩的花棒和梭梭育苗,育苗近38万株。
国信生态林:
国信基地始建于2015年元月,位于巴彦浩特到通古淖尔公路7-12公里路北。由国信证劵股份有限公司与阿拉善生态基金会共同建设。基地按计划建设5000亩,分五年完成,现已按计划全部建成。
基金业协会林: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林”是经过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党委批准同意该协会于 2015年加入阿拉善生态基金会理事会,并经全体理事会会议通过,每年向阿拉善生态基金会捐赠50万元用以植树造林。
公益认养纪念林:
生态保护慈善信托进入阿拉善,是阿拉善生态基金会募集生态保护资金的一项新尝试。2019年是这项工作能否落地阿拉善的关键一年。基金会多次深入乌兰布和地区,勘察项目实施区域,并主动协调乌兰布和管委会,向有关单位和媒体发放宣传单,为项目如期开展打下良好基础。
蚂蚁森林项目:
阿拉善生态基金会于 2017 年与蚂蚁金服集团洽谈合作事宜,签订了 2018 年至 2021 年为期三年的《蚂蚁森林公益项目捐赠框架合同》。截至 2019 年,基金会同蚂蚁金服共签约植树任务 20 万亩(912 万穴),签约资金 4560 万元。种植项目涉及哈什哈苏木、乌素图镇、吉兰泰镇等近 20 个地块,均运行良好。
来源:阿拉善生态基金会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