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暑期三下乡(十)|乡传薪火 探索百年
2023-09-08 21:11:55
概要:
裴斯泰洛齐曾说:"实践和行动是人生的基本任务;学问和知识不过是手段、方法,通过这些才能做好主要工作。所以,人生必须具备的知识应该按实践和行动的需要来决定。”这说明学习与实践永远是分不开的,在实践中我们所学的知识可以得到更好的巩固和运用,同时也能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和实践能力,弥补自己的不足。所以在这个暑期我们积极参与到“三下乡”活动中来。
吾辈当自强,进入烈士纪念馆,看着一件件代表着先烈们的展物和稿件,队员的眼里闪烁着泪花,泪光里倒映着对先烈的缅怀,直面惨痛历史时的不忍,对先烈们无私奉献,为我们开创了现在这样美好和平的国家的感恩。过去的苦难,现在的使命,未来的梦想,萦绕在每位队员的心头,大家久久不能回神。历史可以被原谅,但是历史不能被忘记,我们从来不是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年代,而是生活在先辈们用血泪为我们构建的和平的国家!
回想这次实践活动,我们都有不少收获。无限的过去,都以现在为归宿;无限的未来,都以现在为起点。现在,对我们而言是一个新起点,人生的历练才刚刚开始。对于未来,我们以此为激励,在自己以后的生活中砥砺前行,不忘初心!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及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作用。按照学院团委具体要求,在学院的统一部署下,我们 4名大学生自愿组成“历史烙印.红色印记”发展成就团,于7月4日一10日通过重走红色足迹、访谈红色人物、体悟红色文化等多种形式开展了为期7天的党史学习实践教育,充分引导青年学生在观察实践中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学生们通过参观南京市渡江胜利纪念馆,更加了解了中国革命的历史,增强了爱国情怀和责任感。他们深刻体验到了那段历史的艰辛与伟大,也汲取到了坚持和奋斗的力量。同时,通过实践活动的参与,学生们锻炼了团队合作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培养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民族自豪感。
为了深入了解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文明史,中国人民近代以来170多年的斗争史,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奋斗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60多年的发展史。我们小组深入祖国各地,以家乡为基点,以红色教育基地为目的地,星星之火散布于北京,江苏,安徽,江西等红色资源所在地。为了更好的进行本次学习之旅,我们成立9人组成的学习同行小组,交流思想,共同践行“纪念百年风雨路—学习之旅”。小组成员有骆璇,叶羽彤,李琦,吴堂青,王庆铎,朱赵莹,张子成,冯子康,朱晋城九位同学。其中通过民主决议,推选冯子康为学生负责人。
活动结束后,我们进行了活动总结和思想交流。此次党史红色学习教育历程首先增强了我们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我们所探访的红色印记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历程和历史事件的见证,由此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精神和民族精神。
深刻了解党的历史和革命精神活动。进行过程中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实践中所创造和积累的丰富历史经验和革命精神,
其中的纪念馆更是承载了革命先烈们的忠诚、责任、奉献精神,通过参观学习,我们可以感受到这些精神的传承并且提高了思想道德素养。
浩渺长江滚滚东流,涌动着悠久的历史长河。而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一笔,必定是那伟大的红色文化。近日,我们有幸参与了一次激动人心的红色研学之旅。在这段难忘的历程中,感悟颇深,心灵得以洗礼。红色研学,如同一道明亮的红日照耀在心灵的旅程上,使我们受益匪浅。
这次的研学活动,不仅是历史的追溯,更是一次思考和感悟的过程。当踏入博物馆的大门,一幅幅珍贵的历史文物扑面而来。那些革命先烈曾经用过的物品,那些战争的场景再现,仿佛将我拉回到那段年代。我看到了他们的信念和担当,他们为了理想而舍弃一切的坚定决心。纵然岁月如梭,红色的精神却永远镌刻在我们心中。不仅让我了解了红色历史,更启沉思的历史长河之中,思考着今天的自己和社会。我们是否能够继承和发扬红色文化的精髓?我们是否能够像那些革命先烈一样,坚定自己的信仰和追求?这些问题在我的心中不断地翻腾,激发着我们的内心。
此次活动我深深地体会到了红色文化的伟大和重要性。它不仅是我们民族的文化瑰宝,更是我们思想和精神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该将这种红色文化融入到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发扬光大它的精神内涵,将它传承下去。
来源:微信公众平台“公管青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