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视界

公管专访 |“毕业后公益”刘楠鑫:愿做义薄云天公益侠客
2024-12-20 00:00:00
概要:
“毕业后公益”刘楠鑫:愿做义薄云天公益侠客

在这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时代,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走上公益事业的道路。
为了让同学们更加了解公益慈善行业现状,我们有幸邀请到“毕业后公益”创始人刘楠鑫。他不仅是大学生公益创业的先行者,更是多个社会创新项目的推动者。在他的分享下,我们将探索他对公益的独到见解,以及如何通过创新的方式改变社会。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刘楠鑫的世界,感受他为公益事业带来的激情与使命感!
ONE
刘楠鑫和毕业后公益
刘楠鑫
毕业后公益创始人,广东省青联委员,广州慈善人物,第五届优秀社会创业家,澎湃新闻2021年度十大新锐人物 。
毕业后公益成立于2016年,由一群曾经在农村留守青年在大学时期创办,本着帮助儿时自己读好书的初心,让每一个孩子都敢于拥抱梦想的愿景,目前已关爱全国60万留守儿童。
1
为什么创立毕业后公益?
这位来自云南的96后公益人回忆道,自己从小生活在大山当中,曾是留守儿童,以前总是偷看课外书,但当时的书籍有限,来来回回阅读的总是那几本,对于阅读的渴望贯穿了刘楠鑫整个童年,因此他一直有个强烈的执念,让这世界上许许多多和自己一样渴望阅读的孩子们能够有充足的书籍用来阅读,遨游在知识的海洋里,这不仅仅是在帮助他们,也是在帮助儿时的自己。
后来刘楠鑫高考患上了抑郁症,除了想着自杀的事之外,他便始终记着昔日的执念,思索着一定要做一些对社会有用的大事。当时武侠片盛行,刘楠鑫一边看着影片,一边幻想着实现这一梦想,真正成为一个仗剑走天涯的公益侠客。
2014年9月,刘楠鑫考上了广州大学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后,走出大山的他被广东的宏伟壮丽和学校图书馆海量藏书量所震撼,便决定追随着广东改革开放解放思想、敢闯敢干的精神,做成那件他心心念念的大事!但对于一位来自大山的没有资源背景的普通在校大学生来说,能力、资源的不足让刘楠鑫在巨大压力下面对重重困难,好在曾经发传单、做销售等各种兼职中锻炼的能力发挥了作用,在他的游说下,身边的同学们被他的公益心所打动,捐出了1314本书籍,这些书籍通过快递寄送到了小学母校,那些留守孩子们对于书籍的到来无比欣喜。
当时刘楠鑫发朋友圈说“我们大学生,要干一件马某人都做不到的大事”,结果被很多人嘲笑了,这1314本书籍虽然不多,但孩子们真切的情感触动了刘楠鑫,一切嘲讽在真情面前毫无攻击力,他以 “不必理会这冷笑和暗箭,一切只凭实事”的豪情坚定着他与公益的一生一世。
有了第一次经验,随后他召集到了500多位国内外高校优秀大学生,发起了毕业后公益,在全国各地成立了将近1000多支志愿团队,36万名志愿者在两年时间内利用寒暑假,为全国的山区捐赠了897座公益图书室,毕业后公益的影响力和规模日益扩大。
2
为什么叫毕业后公益?
为了让自己坚持到毕业以后,但到了真正毕业后的那个十字路口,有人开出百万年薪聘请他去做其公司的执行CEO,也有顶级富豪承诺数不尽的财富,这对于来自农村的他来说毫无疑问是巨大的诱惑,他想着要不要先多拿点钱等着以后做公益,理想交织着现实的诱惑,他回到了小时候走的那个山路,思索着这关乎命运的抉择。
“究竟什么叫做改变命运?难道是让自己这个山里的孩子走出大山成为远离家乡的富豪吗?那乡村振兴谁去做?乡村的孩子们谁去关注关爱?难道这个世上只有名利金钱吗?不!这不是公益本来的模样!没有大学生公益创业成功的先例那我便成为先例!没有奇迹我就要去创造这个奇迹!我就要去挑战这个穷也要兼济天下的侠客梦!”刘楠鑫激动地说道。
如今,毕业后公益拥有诸多创新成果,证明了大学生也可以公益创业,草根也能靠发动群众获得支持,毕业后公益借助互联网平台迅速获得了大量明星及群众的支持,数十亿人次点击量,500万中国人参与捐赠,足以见得其影响力之广;此外,毕业后公益也是党和政府的得力助手,通过创新整合资源,帮助了众多乡村孩子,他们已然成为了老百姓们心目中的公益,很多乡村学校自发在学校立牌,标语为“毕业后公益为我,我毕业后为公益”,毕业后公益的精神也在向下一代传承,助力着国家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
TWO
毕业后公益的公益传播策略
对于公益传播,刘楠鑫指出毕业后公益最重要的就是不在传播渠道上花一分钱,而是纯公益合作模式进行公益传播,这些钱都是公众捐赠的善款,既然取之于民,应当用之于民,要把钱花在受益人身上,这样才能对得起大众的信任。
此外,他向我们透露道,毕业后公益与人合作有一个非常坚定的原则“交心不交利,谈公心,坦诚相待;我们大家一起为天下做好事,是天下大义!”把毕业后公益做大了就会有更多人去模仿毕业后公益,从而有更多人能够去关注到留守儿童和弱势群体,尽管这可能对毕业后公益不利,但大家都在为社会做贡献,不去小利则大利不得。
再者,毕业后公益拥有众多明星网红支持,但如何进行有效的公益传播提升影响力?毫无疑问,曾经就读的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给了他非常大的帮助,他这样说道“最好的传播不是我们写什么,而是让用户说什么,把用户的东西整理出来传播出去,这就是真实。”明星网红们用着最自己擅长的方式进行传播,而毕业后公益做公益传播从来都不给剧本,一切全凭他们自主发挥,以用户为准,将真实的内容传播出去,做公益一定是正向的内容,通过自身的影响力,大量的用户会参与进来并自发传播,用户自然而然就会帮毕业后公益和公益说话。
最后,他向我们介绍到了目前行业内的公益传播:“虽然现在也有很多同行在公益传播领域做的比较好,但很多都是基于总结过去的传播经验,最后花大量时间去形成调研报告并进行实际操作,但这时候的传播就已经过时了,很多同行都是时代的追随者,而不是时代的引领者,而毕业后公益要做的就是不断创新,成为时代的引领者!”
THREE
毕业后公益对于加入者的能力要求
对于想要进入毕业后公益进行实习或者就业的人,毕业后公益提出的要求可谓是“云里雾里”:第一,人一定要有梦想,不要求具体化,但一定要有,自己每每想到那个梦想时就会放下娱乐专注于内在发展,这就需要强大的自控力;第二点就是要成为老百姓们的公益友人,能和老百姓们打好交道,真心地帮助人民;第三,最好是中共党员,成为了党员,自然而然就会真切地为人民服务,为人民干点实事。
FOUR
对在毕业后公益工作的浦江公管院学生的评价
尽管在毕业后公益的工作人员当中浦江公管院的毕业生较多,但多数都是女生,虽然她们个子很小,但身体里蕴含的无畏精神是无法被遮住的。这个时代的节奏非常快,越来越多人的心态都非常浮躁,但浦江公管院的毕业生们干事踏实,经得起诱惑,办事效率高效,态度真诚,这些精神在这个时代是非常可贵的。
FIVE
对公益新人的寄语
不要在意资源,要把重心放在驾驭资源的能力上,这就需要在每一件小事上去精进,若遇志同道合的友人与贵人支持当真是有幸,若无,那便精修自身,打铁还需自身硬。
不要盲目崇拜英雄,心脏要有成为英雄的心跳,时刻记得坚定自己的政治信仰,不要被互联网的某些言论渗透,要有自己的思想,不要听风便是雨,轻易被别人煽动。
要敢于说大话也敢于说真话,大话说完立马去做实事。
人工智能时代已来临,要学会驾驭人工智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利用人工智能超越我们这群人,实现我们完不成的使命,这就是你们的使命,公益行业的传承与培养未来的希望,这也是我们在公益慈善行业的使命,要记住,我们永远都是人民爱心的搬运工,前辈们已经为你们铺好了道路,期待未来能够看到你们在公益慈善行业绽放耀眼光芒,最后也欢迎大家来到毕业后公益实习就业。
END
未来的我
我会提前在墓碑上刻上“侠客家”,再翻回棺材睡着回味一生就不打算醒了。不出意外,那帮孙子们会把我埋葬在老家山野树林中,和我小时候最怕的鬼们做邻居而我会在地下创办 “死了后”公益组织,提前为大家做点好事。
来源:微信公众号公管青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