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视界

公管专访 | “满天星公益”梁海光:做一个积极的行动者
2024-12-03 00:00:00
概要:
“满天星公益”梁海光:
做一个
积极的行动者
11月23日,满天星公益创始人梁海光先生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发表了“中小型公益组织如何在信任缺失的环境下生存和发展?”主旨讲话,为了更深入地了解满天星公益以及公益慈善行业现状,我们有幸于11月29日中午12点,通过线上会议采访到梁海光老师。
一、梁海光和满天星公益
梁海光

满天星公益首席执行官及联合创始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六届广州市海珠区委员会委员。
满天星公益

满天星青少年公益发展中心(简称“满天星公益”)是一家专注于乡村儿童阅读推广的教育类公益机构,于2012年成立。
二、访谈记录
问:在推动乡村儿童阅读方面,满天星公益有没有区别于同领域公益组织的创新策略与行动呢?
海光老师:从整体来看,业内的多数阅读机构更多的是与学校或者社区进行合作,满天星早期也是如此,但学校的人员变动非常大,这种模式难以长期发展,所以我们就开始进行转型,推动与县域的教育部门合作,并成立儿童阅读指导与推广联盟,把我们自身的定位作为阅读资源或者教育资源的有效补充和经验输送,这样即便我们离开后,在地的教育部门能够把我们的资源利用起来,提升项目的有效性。从项目来看,我们围绕乡村教师的需求,开创性地设计了“流动书箱”项目,配套了阅读课程包、教案等工具辅助老师们低成本地开展阅读课程,此外,满天星还专门针对小规模乡村学校开展“星囊计划”项目,我们将传统图书角的运营进行优化升级,并鼓励孩子们之间交换星囊图书,通过交换来提升孩子们的阅读量,这就是一个满天星的创新策略。
问:满天星公益作为为数不多做儿童阅读领域的优秀公益组织之一,在发展中有难免会面临困难与挑战,这些困难体现在哪些方面,满天星公益又是如何去克服这些困难与挑战的呢?
海光老师:对于我们来说,最大的困难在于很多需求它都是客观存在的,但是相关方的顾虑太多,就导致我们很难去推广项目。比如乡村县域的孩子们缺乏优质的阅读资源,而优质的书籍或多或少与意识形态有一定关系,这涉及到思想和价值观的传递,使得我们很难去得到学校的认可,再加上教育系统的人比较敏感,不希望我们进入,或者说哪怕想让我们进入,但奈何顾虑太多,觉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又干脆就不让我们做了,除此之外,教师们的任务也很多,虽然他们的意愿比较高,但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我们在推动项目的过程中找不到一个很好的抓手。面对这么多的困难,我们就只好换一个切入点,一开始找那些愿意接纳我们并实施项目的的教育部门,那么原先有所顾虑的教育部门看到我们在别的地区成效显著,也会慢慢打消顾虑,接纳我们。
问:一个好的项目是需要细细打磨的,满天星公益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是如何进行有效的项目评估的?
海光老师:从项目的角度来讲,我们的评估是基于项目目标去进行设计的,比如“星囊计划”这一项目,通过开发星囊认知课,向孩子派发星囊阅读包,结合阅读交换活动,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通过我们的回访调查,老师们的开课率也都比较高,孩子们的阅读包交换率高达80%以上,我们再进行一个抽样调查发现很多孩子因为星囊阅读包看到了不同的书,对阅读也产生了一定的兴趣,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就认为该项目的有效性相对还是比较高的。
问:我们知道满天星的筹款一直是做的比较优秀,今年4月满天星也是获得了公募资格,在发展月捐方面,满天星是如何获得这么多人的信任的?又是如何去发展更多的月捐人的?
海光老师:我觉得最重要的是把项目做好了,项目成效做的够好,大家出去讲的底气都足一些,并且自然而然就能吸引到更多的人,我们机构将近一半的同事都是我们的月捐人,这不是我们要求的,而是他们自己认可我们做的事情,愿意成为满天星的支持者和同行者。这些认可我们的朋友们还能吸引更多的身边人参与进来,从而让我们的伙伴由内而外的扩散开来。再者,我们会做很多跨界活动,比如我们会和很多品牌联名,做一些线下活动,开展读书会、故事会、探访活动等等内容,通过这些活动让大家更深入了解满天星公益以及我们的项目成效,我们在这个过程中也能够与受益人面对面沟通,让彼此有更深入的接触,从而产生信任,就像今年CFF年会的主题是“信任与高质量的慈善”,如果没有信任,大家很难成为你的月捐人,最后我们会尽可能让大家能够更加便捷地加入月捐,包括我们的公众号、官网、线下活动等都有很多入口,公众会通过这些渠道来支持公益。
问:在募捐过程中,难免会产生一些必要的费用,我们称这些费用为募捐成本,比如印发募捐倡议书和宣传资料,您如何看待募捐成本?
海光老师:募捐成本的存在非常合理,如同企业一样,为了推销自己,肯定要做营销。根据国际的标准,16%到20%的成本还算是比较合理的,我们会给我们的捐赠人提供一些必要的反馈,包括一些宣传活动,这些反馈能够维系双方的关系,让他们能够持续地捐赠,当然,我们在这些过程中严格遵循《慈善法》的要求,将募捐成本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厉行节俭。
问:我们在座的同学们都算是半只脚踏入行业的公益新人,您做为深耕公益领域的前辈,可否给我们提供一些关于专业与未来方面的建议?
海光老师:我觉得同学们要深入去了解这个行业面临的问题,不要逃避这些问题,因为从业内人士来讲,现在的公益慈善行业可谓乱象丛生,但我自己以一个乐观的心境来看是百废待兴,所以我希望有更多的人愿意去了解问题后能够成为问题的解决者。回顾我自己的公益之路来说,刚开始进入公益行业抱有很多美好的期待,进来了以后有些前辈们谈到这个行业里面没有那么多的好人,对于你们这些公益新人们,我觉得还是要保持这份理想主义的精神,做一个积极的行动者,同学们可以深入了解一些机构以及案例,比如基业长青的长青图书馆和三一基金会,它们之前就做了很多机构的案例,这些非常有利于你们的专业发展,你们可以通过这些方式慢慢获取更大的能量去影响和推动社会的一些改变。我恰恰觉得这个行业未来没有好的人才,没有好的新人敢于进来,这个行业就没有前途与希望了,我觉得公益的未来属于你们,所以我也期待同学们在未来能够真正关注公益,参与公益,勇敢地去成为一个行业的推动者,让这个行业和社会变得更好!
三、总结
很荣幸能够邀请到海光老师进行本次采访,通过本次的采访,同学们更加了解到了满天星公益以及我们慈善管理专业,同时也初步认识到了公益慈善行业目前的现状与前景。希望我们公管院未来会有更多的同学积极投身于公益慈善领域当中,成为公益慈善发展的有效推手,为社会进步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来源:微信公众号“浦江公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