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工作

25岁公益新星阮静雯:创新乡村教育模式,点亮儿童梦想
2025-03-12 00:00:00
概要:
人物专访
2025
NO.02

用阅读点亮乡村星光
我们都是普通人
但是当普通人汇聚在一起的时候就可以创造不普通的事
●●●
人生关键词
公益新人
探索行动者
破坏者
01
公益新人
初心如种,破土而出
▊从山区走出的公益种子
阮静雯出生于广州市从化区的一个革命山区,也曾是一名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她深切地体会到了来自社会各界的关爱和帮助,这让她深知帮助的力量,并立志将这份爱传递下去。


——— 阮静雯参与菡萏杯公益创投
高考结束后,她做了一个“小众”选择——报考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公益慈善专业。她希望通过专业学习,探寻更专业、更有效的帮助他人的方式。在校期间,阮静雯积极参与实践活动,设计过多个公益项目。大三时,她更是在学院的支持下,在敦和基金会菡萏杯公益创投大赛中,正式发起了自己的第一个项目,帮助乡村妇女化妆打扮,记录下她们美丽的时刻。项目的成功立项,让她更加坚定了公益之路。
▊坚定帮助乡村儿童信念
毕业后,阮静雯加入了毕业后公益,并开始承担各种和乡村儿童阅读相关的工作。尽管身材娇小,她的工作能量却是巨大的。

——— 和孩子们的温馨合照
除了设计和运营项目及活动外,和乡村小学师生的接触与沟通协作也是阮静雯工作中很重要的内容。她实地探访了很多乡村小学,深入了解了乡村教学环境的困难和乡村儿童的需要,发现有的乡村老师为了保护孩子们的安全,甚至不惜住在简陋的帐篷里。这样的见闻让她深受震撼,也更加坚定了她继续帮助乡村儿童的信念。
▊公益路上遇到的困难
毕业仅一年多,她已成为“毕业后公益”的项目运营负责人。在谈及公益路上遇到的困难,她坦言到“我时常感觉一个人的力量过于渺小”。
线下实地探访
一次出差落地,她独自乘车穿越蜿蜒山路去项目地,出租车环绕于大山之间,没有栏杆的悬崖,向下望是不知道流向何处的江。她望着车窗外的悬崖,心里打鼓:“我能为这里的孩子们做多少?有多少孩子们能够走出这里”但想到自己曾是留守儿童的成长经历,想到那些因爱心捐赠而雀跃的笑脸,她告诉自己:“哪怕力量微小,也要一步步靠近光。”
02
探索行动者
在田野里播种“悦读”
阮静雯的公益字典里,没有“循规蹈矩”。她像个探险家,总在乡村教育的土壤里挖掘新可能。
▊悦读村晚
她首创“悦读村晚”,历经3个月筹备
成功获得爱心企业捐赠物资超60万元
活动分南北会场举办,现场近千名师生参与
线上直播观看量总计超百万人次
/悦读村晚/
阮静雯发言致辞
村晚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不仅为孩子们提供了展示阅读成果的舞台,还让更多人关注到乡村儿童阅读问题。
▊第四届美好悦读杯全国乡村小学写作绘画大赛
她统筹策划了第四届美好悦读杯全国乡村小学写作绘画大赛,吸引66所学校参与,初赛收到9329份作品499份入围决赛,最终116名学生获奖。大赛发放奖金50100元,线下颁奖典礼有近20所乡村小学现场参与。
美好悦读杯现场发言

▊创新新路径:非遗+公益
她还计划把“非遗”融入公益。在云南鲁甸,她走访朱提银匠人,在那里,她感受了到了非遗文化独特的魅力,计划将传统技艺融入毕业后公益杯大赛当中。“公益不该是单方面给予,而是让文化在互动中传承。”

云南昭通朱提银博物馆
03
破坏者
打破规则,只为更“接地气”
“成就一件事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是我喜欢追求效率,打破传统规则。”阮静雯的“破坏”并非对抗,而是重塑,寻求更有效的方式。
▊从受益者的角度思考
设计乡村阅读活动时,她会充分站在受益者的角度进行思考,去思考他们能从活动当中收获什么。她坚持从孩子们的实际需求和兴趣出发,用更有趣的方式让孩子们体验更多东西。这样的换位思考,让她在设计与执行活动的时候,总能突破固有框架,实现更有效的教育方式。
▊创新阅读模式
“大山里的朗朗读书声”项目是她“破坏性创新”的缩影。她引入数字化平台,让阅读成果可视化;培训乡村教师成为“阅读推广人”,甚至鼓励孩子当“小小广播员”。一位曾内向的男孩,因参与阅读变得自信,拉着她分享书里的故事。那一刻,她明白:“打破规则,是为了让更多声音被听见,我们的努力正在改变孩子们的人生。”
04
微光如炬,照亮山海
从公益新人到如今的项目负责人,阮静雯始终相信:“普通人汇聚在一起,就能创造不普通的事。”她的故事没有宏大叙事,只有一次次弯腰倾听、一次次深夜改方案、一次次与乡村教师击掌庆贺的瞬间。
▊让更多改变发生
谈到未来,阮静雯眼神坚定:“我希望能在公益领域一直走下去,把阅读的种子播撒到更多乡村学校。我想看到更多孩子因为阅读而改变命运,勇敢地追逐自己的梦想。”
她计划继续拓展“大山里的朗朗读书声”项目,覆盖更多乡村学校。同时,也希望能培养更多乡村阅读推广人,让阅读的力量在乡村扎根。她呼吁更多人关注乡村儿童阅读,加入公益行列,一起为孩子们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在她身上,我们看到了新时代女性公益人的担当与智慧。她就像一束微光,虽然渺小,却能汇聚成照亮乡村阅读之路的火炬。相信在未来,她会在公益之路上创造更多奇迹,温暖更多孩子的心灵。
人物面对面
探寻背后的公益力量
▊ 您的人生经历中,有哪些时刻或事件对您走上公益道路产生了重要影响?
从小学开始就开始接触到一些公益的爱心捐赠,尽管只是一些书包、文具,但是对于乡村的孩子来说却能开心很久。我现在还能记得当时我代表收到爱心物资的同学们发言,那时候我说我想成为一个帮助别人的人。或许对于那个时候的自己而言,这些话仿佛是天方夜谭。但埋下了比较深的种子,在成长的路上生根发芽。
▊ 在公益道路上,您遇到过哪些挑战?是如何克服的?有哪些经验教训可以分享?
我的挑战在于我是一个公益新人我该怎么去让人相信我,因为沉淀不足,导致在与前辈们交流的时候会有底气不足的时候。可是后来有一位前辈告诉我,我的背后代表的是我们的机构,并不是我自己,当你抱着好学的态度去交流时,那么多说一句话都是收获。所以,如果身为是公益新人的你们,不要害怕经验不足,因为你走的每一步都是在进步。
▊ 您认为做公益最重要的能力是什么?您是如何培养和提升这些能力的?
传播能力。做公益不仅要学会把故事变成项目,也要把项目当成一个故事去讲好。学会把我们在执行过程中每一个感人的故事一个项目,在不同的平台进行传播推广,去让更多的人得到帮助,也要同样把项目变成一个故事去讲述让更多的人看见。
▊ 查看伙伴们眼中的她是什么样的吧


来源:微信公众号毕业后公益